智能管服 数字赋能 智慧“零碳”高速公路

2024-05-29 08:40
二维码
5

    济潍高速全长约162公里,设计时速120公里,双向6车道,概算投资421.35亿元,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“6轴、7廊、8通道”中京藏走廊的一部分,是山东省“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”高速公路网中“射三”线,对于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快速发展、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、完善山东高速公路网布局等具有重要意义。其中,长深至潍日高速段已于2022年12月建成通车,有力促进了区域路网的互联互通。


    山东高速集团坚持创新智慧、安全绿色发展,推动高速公路智慧赋能与低碳建设,按照“全路段感知、全过程管控、准全天候通行”的建设定位,围绕“智能管服、快速通行、安全保障、绿色节能、车路协同”五大体系以智慧隧道为突破点,“零碳”目标为导向, 倾力打造了融“基础设施网、运输服务网、传感通信网、绿色能源网”于一体的全国领先、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智慧“零碳”高速公路。


   济潍高速沿线服务区,记者了解到,在项目建成通车后,各服务区不仅可实现传统的智能查询、智能洗车、智能停车、智慧如厕引导、网络覆盖等,还可通过布设智慧停车引导系统,使沿线服务区同步实现车位级停车导航,特别是打造的“ETC+”衍生型综合生态圈,将实现“ETC+加油、洗车、服务区商业……”衍生型服务,使智慧服务区与智慧通行紧密联系到一起。


快速通行 尽享便捷

据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鹏程介绍,为实现隧道内安全不降速通行,济潍高速在全线10座隧道进口设置了长100米的钢结构减光棚洞、在隧道出口设置长20米的镂空混凝土明洞,实现隧道进出口路段环境亮度的自然明暗过渡,消除“黑白洞效应”。该举措预计可使通行效率提高20%、隧道内事故发生率降低50%。

智慧云收费站。

高效构建新一代智慧云收费站,是济潍高速扎实落实“人悦其行、物畅其流”的生动实践。项目利用AI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关键技术,采用标准化车道设备、装配式智慧云舱和云收费系统,打造了站级少人化、车道无人化、引导智慧化、应用云网化的新型收费站运营模式,能够提供匝道预交易、收费车道前天线、收费车道后天线3次交易认证,并搭配匝道显示屏、雨棚LED折叠显示屏、收费岛侧面内嵌LED跑马灯、新型发光栏杆臂等诱导,确保用户收费行为快速实现,大幅提升了收费广场车辆整体通行能力。

QQ截图20240529090304.jpg

数智降碳 绿色节能

在济潍高速的隧道入口处,遮光棚洞顶部整齐划一的光伏板阵列格外引人注目。据悉,项目在全线10座隧道进口均设置了光伏板,并建立光伏发电系统,与隧道照明直流供电并网,形成隧道发、储、用一体化“微电网”

QQ截图20240529090154.jpg

边坡光伏一体化。

项目在全线供电通过直流供电网络的环网控制技术,打造“零碳”智慧能源网运行系统,打通相邻站点之间的能源传输链路,实现能源网全路域覆盖、相邻站点之间的电力互备,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连续性,建成全国首个“四网合一”的高速公路。通过光伏、储能的合理配置,以“电源—电网—负荷—储能”的优化调度为基础,实现“点位级就地自洽”“路段级中和”的多模式“零碳”高速公路技术路径探索,以及“零碳”智慧管控的路侧(点位级、路段级)、养护工区、服务区、隧道全场景覆盖。并通过碳排放综合管控系统,实现能源精细化管控,绿色能源供给监测智能调节,直流能源网的高效换能优化控制基于云控平台“零碳”算法体系和数据挖掘能力,将能耗数据与运营数据高效融合,实现“零碳”可视化及能源的有效管控。